當然也可能是面漆的質量問題,或者是溶劑的極性與面漆不匹配造成起“痱子”,日常在使用白色木器漆時,常常會因為底層材料硬度拉力和粘接不夠或木材受潮而引起油漆表面鼓泡、開裂、脫殼等現象……這些問題令油漆師傅大傷腦筋、束手無策,與我國傳統膩子如桐油膩子、過氯乙烯膩子、醇酸膩子等相比,原子灰具有灰質細膩、易刮涂、易填平、易打磨、干燥速度快、附著力強、硬度高、不易劃傷、柔韌性好、耐熱、不易開裂起泡、施工周期短等優點,成為了當今各行業用于表面填充的理想材料。
刮涂原子灰的之前的工作:要涂刮原子灰的工件,底漆一定要干透;不得有油污、灰塵等污物,這是對涂刮工件zui起碼的要求,若底漆干不透,涂刮原子灰固化后底漆中的溶劑不能繼續揮發,被封閉在原子灰層下面,遇高溫時則易出現氣泡剝離現象,如果有油污、灰塵,將會影響原子灰層與底漆之間的附著力,嚴重的將出現原子灰層脫落等問題,調配好后,用刮刀將調好的原子灰涂刮在打磨后的隔絕底漆或已前處理好的板材表面上,如需厚層涂刮,zui好分多次薄刮至所需厚度。
下面根據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作一簡單的介紹,面漆烘烤后起泡:面漆氣泡后把氣泡刮開,看氣泡在那一層上,如果氣泡出現在底漆層,原子灰與底漆結合良好,可能底材處理不到位;刮開氣泡后,發現原子灰和底材上都有一層底漆,那么可能是底漆過厚或者底漆沒有干透就涂刮原子灰,面漆烘烤后“起痱子”:氣候過于潮濕,原子灰的吸水率過大,打磨好的原子灰吸附了相當量的水份,未等水份揮發就噴涂面漆,那么可能是底漆過厚或者底漆沒有干透就涂刮原子灰。